皮 袍
- 拼音
- pí páo
- 注音
- ㄆㄧˊ ㄆㄠˊ
皮袍的意思
词语解释
皮袍
用毛皮做里儿的中式长衣。
英fur-lined robe;
引证解释
毛皮制的长袍。
引鲁迅 《集外集·文艺与政治的歧途》:“譬如今天××先生穿了皮袍我还只穿棉袍;××先生对于天寒的感觉比我灵。”
安柯钦夫 《在冬天的牧场上》:“她双手交插在紫红色的皮袍袖口里。”
网络解释
皮袍
皮袍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为pí páo,基本意思是用毛皮做里儿的中式长衣。
皮袍的字义分解
-
皮
皮 [ pí ] 1.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。 如 皮毛。 2.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。 如 裘皮。 3.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。 如 封皮。书皮。 4. 表面。 如 地皮。 5. 薄片状的东西。 如 豆腐皮。 6. 韧性大,不松脆。 如 花生放皮了。 7. 不老实,淘气。 如 顽皮。 8. 指橡胶。 如 胶皮。皮球。 9. 姓。
-
袍
袍 [ páo ] 1. 中式长衣。 如 袍子。长袍。旗袍。棉袍。皮袍。同袍(旧时军人相称)。袍泽(“袍”和“泽”均为古代衣服,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,如“袍袍之谊”、“袍袍故旧”)。 2. 衣服的前襟。 如 “反袂拭面,涕沾袍”。
皮袍造句
1、你穿上我的皮袍坐下就是藏獒。
2、你把行李、皮袍子和破烂的毡靴乱七八糟地扔在地窝子里,甚至连我们一块照的那张合影也没有带上。
3、孟尝君献给秦昭王一件纯白狐狸皮袍子,秦昭王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。
4、羔裘,黑色羊羔皮做的皮袍。
5、只散穿一件酱色江绸面貂皮袍,腰间束着黄绉绸褡包,半斜着身子懒散地偎在大迎枕上,声音显得慵懒温和,“那边杌子上坐吧。
6、小队潜伏了一天,人困马乏,便铺起毛毡毯、裹上狼皮袍,轮班放哨休息起来。
7、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,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,刹时高大了,而且愈走愈大,须仰视才见。而且他对于我,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,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“小”来。
8、身穿一件狍子皮做成的长袍,大襟,袖口用浅色的毛皮镶上了边,皮袍上边竟然还有花纹,腰扎一条蓝色的布带,袍子松松垮垮,看不出身材的曲线。
9、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,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;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,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。
10、鹿台高楼入云霄,如今天已是深秋时节,臣忧恐陛下龙体生寒,特献皮袍与陛下御冷驱寒。
皮袍的相关词语
【皮袍】的常见问题
-
皮袍的拼音是什么?皮袍怎么读?
答:皮袍的拼音是:pí páo
点击 图标播放皮袍的发音。 -
皮袍是什么意思?
答:皮袍的意思是:用毛皮做里儿的中式长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