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 彘
- 拼音
- gǒu zhì
- 注音
- ㄍㄡˇ ㄓˋ
狗彘的意思
词语解释
狗彘
犬与猪。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。
引证解释
犬与猪。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”
汉•贾谊 《新书·时变》:“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。”
明•陆采 《明珠记·拒奸》:“左押衙 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。”
清•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闲话》:“有这样狗彘该杀,该杀。”
罗瑞卿 《答友人》诗之二:“林贼 蛇蝎心蔽空犹乌云。篡权之狠毒,远超狗彘行。”
国语辞典
狗彘
狗与猪。比喻行为卑鄙的人。
引《汉书·卷四八·贾谊传》:「反君事雠,行若狗彘。」
网络解释
狗彘
狗彘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犬与猪。出自《新书·时变》。
狗彘的字义分解
-
狗
狗 [ gǒu ] 1. 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听觉嗅觉都很敏锐,善于看守门户,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、警犬。 如 走狗。狗彘(狗和猪)。狗刨(páo )(一种游泳动作)。狗盗(小偷)。狗腿子。狗仗人势。狗尾续貂(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,很不相称,常指文章)。
-
彘
彘 [ zhì ] 1. 猪。 如 狗彘不如。狗彘不食。
狗彘造句
1、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
2、他这种行为卑劣的人,真是狗彘不若。
3、像他那种一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,真是狗彘不若。
4、他这样陷害朋友,简直是狗彘不若.
5、有的人一边穷奢极欲、行若狗彘,一方面又口诵孔孟,身披夷齐。
6、祸国殃民:如去岁兖州之变,西报指斥疆臣,谓其祸国殃民,肉不足以啖狗彘。
7、愤愤不平之余,笔者特意翻了成语词典,果然,除了那两个难听的成语外,尚有狗尾续貂,狗仗人势和狗彘不若,再有就是一句民谚: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。
8、无法做到,标准又不能降低,于是催生大量伪君子,所谓“披服儒雅,行若狗彘”,“满口仁义,一肚盗娼”,道德状况反不如标准低些好。
9、他这种行为卑劣的人,真是狗彘不若。
10、此人一惯偷鸡摸狗,行同狗彘,谁能看得起他呢?
狗彘的相关词语
【狗彘】的常见问题
-
狗彘的拼音是什么?狗彘怎么读?
答:狗彘的拼音是:gǒu zhì
点击 图标播放狗彘的发音。 -
狗彘是什么意思?
答:狗彘的意思是:狗与猪。比喻行为卑鄙的人。